第一章 清前中期漕运概述

漕运作为有清一代之大政,不仅维持着封建政权的经济命脉和生活来源,更是事关京城安定和整个国家统治中心稳定的“国家大计”。如果漕粮不能按时运达,就会直接影响到京城甚至整个王朝的安定,前人曾对此重要性有过精辟的描述:“漕为国家命脉攸关,三月不至则君忧,六月不至则都人啼,一岁不至则国不可言者。”[1]清朝统治者深谙其中利害关系,一直秉承“国家要务莫先漕政”的方针,[2]始终把漕运放在重要的位置,极其重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