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章 熔甲取铁

马玄蹲在新翻的田垄旁,手掌摩挲着湿润的泥土。他盯着田埂上造型奇异的曲辕犁,素来沉稳的眼眸中泛起灼人的光芒:

“昔者二牛抬杠,用长直辕犁,起土之际,须三人驱两牛,每耕辄若与地力搏。今公子所制新犁,入土竟轻捷若斯?”

刘琦解下大氅随手抛给黄忠,振袖执缰轻抖,牛犊低鸣,曳曲辕犁而行。

三角铧刃瞬间切入泥土,犁壁顺势将土垡翻起,碎成均匀的土块,细碎的泥土如金沙般簌簌落下。

马玄激动地指着翻转的土块:“弧形犁壁能将土块自然破碎,省去了后续耙地碎土的工序!”

他疾步跟上犁铧的轨迹,下意识屏了息,视线一扫,“往常二牛抬杠翻出的土垄高低不平,需反复修整,今曲辕犁一犁而垄成,妙哉!”

黄忠双手抱臂,铁甲在余晖中泛着冷光,掩不住嘴角上扬的弧度:

“早说公子有妙法!昔在荆州,麾下兵丁助民耕垦,十具直辕犁并作,牛疲人困,日方垦五十亩地。曲辕犁形制精巧,入土如切腐乳,肯定能犁更多。”

马玄细察犁辕,抚掌大笑:

“善哉,此乃神工也!昔二牛抬杠,长直辕转圜之际,双牛须迂回大阔,于中原平畴尚可得行。然岭南之地,梯田层叠,坡地逼仄,田亩促狭。”

“曲辕犁弧势精巧,重心后徙,回转之时,但凭腕力轻旋,所占之地,未及直辕之半,真乃天赐利器也!”

刘琦握住犁评上的木楔,轻轻一推。曲辕犁的铧刃瞬间下沉半寸,新翻的犁沟顿时深了几分。

马玄瞳仁骤缩,身形不稳,踉跄退半步,震骇呼道:“竟可借犁评调深浅!春播浅耨、秋收深垦,一犁通贯四时!且……”

言犹未尽,猛然攥住黄忠铁甲,“昔时老牛曳直辕犁,拉力斜耸向天,非得人力强压方得入土。曲辕犁化斜力为平推,省牛力何止三成!”

黄忠挥臂震开其手,目绽精光,朗声道:

“竖儒!絮叨半晌,犹未及精要!二牛抬杠,须三人两牛方能动犁,曲辕犁但使一人一牛,便可开垄破土。单论人畜之省,足减二壮夫、一耕牛!此等奇巧,实乃农耕之幸!”

刘琦挽缰驻牛,任其啮草田畔。旋即检查犁铧寒刃,眸底浮上了一抹暖色,道:

“岭南耕牛匮乏,二牛抬杠虽善深耕,然于窄田狭垄,恰似蛟龙陷沼。曲辕犁截辕减重,佐以可调深浅的犁评。纵耕牛羸弱,亦能尽其力。以吾观之,农夫赶农时操此犁,日垦熟地不下八亩。”

晚风掠过新翻的田垄,带来泥土与草木的清香。

马玄望着曲辕犁在地上留下的笔直犁沟,忽然想起数月前荔浦百姓为借耕牛争执的场景。他喉头滚动,声音竟有些发颤:“有此神器,荔浦万亩荒地,何愁不化作膏腴良田?”

黄忠转头望向刘琦,糙面泛红,爽朗道:“公子,咱去给百姓露一手,让他们瞧瞧什么叫‘一人一牛开天地’!”

他大步上前,铁塔般的身躯一把抄起曲辕犁,虎目圆睁吆喝一声,驱牛在田间纵横穿插。忽而疾走,忽而缓行,曲辕犁如臂使指,在土地上犁出笔直如墨线的垄沟。

马玄抚掌称善:“往昔二牛抬杠,常因力不均而歪垄,曲辕犁独仗一人一牛,深耕如岳峙渊渟,起垄则阡陌方直。”

围观乡民瞠目结舌,凝睇犁过之处垄亩如墨线裁就,尽皆骇然。

人群中惊呼声此起彼伏,忽有老叟颤巍巍叹道:“此等神工妙器,要是能得一架,咱家祖孙三代都能捧着当传家宝!”

刘琦扬声下令:“明日起,所有铁匠木匠开足工坊!十架不够就打百架,百架不够便造千架!”

马玄色变,疾趋而谏:“公子慎思!荔浦铁矿素寡,前番造作农具,库藏已然告罄。今若大举兴工,恐……”

刘琦扬手止之,言辞果决:“熔甲铸犁!营中弃置铁甲,尽皆回炉重冶!”

马玄倒退半步,眼中满是震惊:“铁甲乃行军克敌之重器,熔铸靡费甚巨!魏将军治军素严,岂肯轻允?”

刘琦转身望向远处层峦,声音沉稳如钟:

“岭南湿热,山峦叠嶂。士卒披坚执锐,非但难展身手,反成桎梏。待某收复荆州,必铸千副精甲,完璧归赵!今当以曲辕犁垦荒拓土,凭万顷嘉禾养兵蓄锐,以农兴战!”

马玄凝睇刘琦棱角如削的侧影,喉间微动,旋即整冠束带,长揖及地:“诺!”

翌日寅时,荔浦工坊星火初燃,渐成燎原之势。锻炉前,铁匠挥锤如飞,锈甲投之,须臾化作赤浪翻涌;刨木声里,木匠墨线如弦,量度毫厘不差。

区原往来奔走,或叩击犁铧校准刃角,或指点学徒精调犁评,工坊内外,皆是热火朝天之景。

“哐啷——”铁铠坠炉,炽焰冲天而起,将工匠们黧黑的面庞染成赤金,他们额头的汗珠蒸腾如雾,而眼底跃动的期待,比炉中翻涌的铁水更灼热。

消息很快传遍荔浦,百姓们自发送来存粮,只为换一架曲辕犁。老农颤巍巍地捧着糙米,哽咽道:“我这辈子没见过这么神奇的农具,就是拿命换,我也愿意!”

百姓如潮涌至,麇集荔浦工坊之外,目光灼灼地盯着架架崭新的曲辕犁,眼中满是渴慕。

“父老乡亲们!”刘琦声音清亮而坚定,“曲辕犁家家都会有,只要大家齐心协力,万亩荒地定能变成粮仓!”

人群轰然骚动,一白发皤然老农拄杖蹒跚,奋力挤至前方。其手茧满布,抚过尚温的犁身,浑浊老眼刹那间热泪奔涌。

“使君大德,泽被苍生!”众百姓轰然应和,声浪中裹挟着无尽感激,直上云霄。

刘琦趋至老农身侧,温言道:“今得曲辕犁相助,一人一牛便可深耕垄亩。日后再无借牛纷争,皆可安心务农!”

忽有书生振臂高呼:“使君之恩,岂止曲辕犁,更赐下筒车神物!往昔高坡旱田,滴水难至,今得此器,竟引江河水自逆流,直润云间!”

顷刻间,人群爆发欢啸,声浪翻涌。刘琦环视众人,见一张张黝黑面庞绽开淳朴笑意,胸中暖意顿生,眼角眉梢俱是欢欣。只觉数月辛劳皆化作甘霖,润泽心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