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章 想骂人了

当作者们开始和各自的编辑讨论起来的时候,会议室里喧闹如同菜市场。

只不过萝卜青菜西红柿的价格变成了文字的多寡增删。

天南海北的方言又让这里变得如同火车站的候车大厅。

“陈编辑,您说的固然有道理,您说其他我都可以理解,但是您说我这个人物的性别要改我就不明白了,这个和故事有什么关系吗......”

“......周眉森,你看看你写的这一部分啊,有些矫揉造作了,能看出来你在学卡佛是吧,但是卡佛人家多简练,你这部分关于书记的描写太流于表面,你要往根子里面挖!挖透了!为什么会这样!咱们写字的,不求找到解决办法,能找到问题也是大功一件!”

“......陆天名,唔,你的小说我们看了,说实话,整体立意还可以,围绕着一个小镇诊所去展开,但是吧,有不少结构上的硬伤,你这篇文章,有点囿于传统叙事的套路了,你可以在主题不变的情况下,考虑一下其他的叙述方式,环形或者穿插都可以......”

“......梁小声,《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》写的不错,能看出你想映射那几年的事情,但李晓燕的人物形象还是太刻意了,你要把人写活,而写活就需要观察和细节,这方面你要多加强......”

......编辑和作者在热情的碰撞着,目的只有一个,让文学变得越来越好。

文学会议自然少不了文学刊物,1980年的作者们出远门除了扑克牌之外,通常会带些杂志啊书啊。

加上《钟山》编辑部准备的,会议室里几乎集齐了市面上主流的文学刊物。

《收获》、《人民文学》、《上海文学》.......一应俱全。

张盐的《十八岁出门远行》除了几个错字,其他几乎不用改动,艾煊早就找别的作者沟通去了。

于是他百无聊赖地抽过一本《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获奖作品集》开始阅读了起来。

里面有不少如雷贯耳的作品和名字,譬如蒋子龙的《乔厂长上任记》、陈忠实的《信任》、刘心武的《我爱每一片绿叶》、冯骥才的《雕花烟斗》、方之《内奸》......

在这一片名字中,张盐还看到了一个名字:冷谈。

......这不是那天报道的时候,臭着张脸的那个人吗。

唔,他写的作品叫做《长堤的故事》,大约3万字,讲的是某县组织修建堤坝,人民如何努力干活,官员如何勤恳指导,社会如何欣欣向荣,表示生在这样的国家,还有什么事情干不成呢?

其实如果单纯只是这样的一个故事还好,但是冷谈写的时候,却无比地谄媚,完完全全把所有人当固定的脸谱来写。

仿佛老百姓天生就是懂事听话配合大局的,上位者就是体恤民情的,事情的运转就是如同一次函数一样笔直向上的。

一句话概括就是,这是一部标标准准的赞歌小说。

属于是要多光明就有多光明的那种。

充满了想要发表的野望。

而现在,冷谈正和他的编辑陈瘦竹在激烈地争吵着。

声音越来越大。

“陈编辑,我尊重你的意见,但是我认为你说的是错误的,我们取得了那么大的成就,难道就不应该歌颂吗?至于你说的那些问题,不过是历史的阵痛和必要的代价罢了。又有什么好提的呢,你说整部作品不够鲜活?我问你,这种表现改-革-开放人民美好生活的表达不够鲜活,还有什么够鲜活的!”

陈瘦竹也有点来火:“冷谈,我只是给出我的建议,至于改不改是你的事情,你也可以选择不改,这完全没问题!”

冷谈冷哼一声,声音陡然变大:“你威胁我?你的意思是,我不改,就就不给我发了?难道说,我爱国也有错吗?你,还有你们《钟山》是不是和大局反着来的!我也有不少记者朋友,如果《钟山》真的是这样,那就不仅仅关乎到我一个人的问题了!”

好家伙,这帽子扣的。

所有的声音一下子安静了。

彼时大家都对这种扣帽子的行为心有余悸。

张盐无语,他想到了诸葛亮的一句名言:“轻言大义者,临阵必变节。”

像冷谈这种嘴里伟光正不停的,往往都是最自私自利的。

比如那谁谁谁。

他听得只觉得无趣,就起身准备离开。

他之前还答应过请洪小巧吃奶油蛋糕呢。八十年代初,只有涉外酒店有奶油蛋糕提供,他打算在丁山宾馆问问有没有,哪怕一小块也行。

冷谈看着鸦雀无声的房间,很是满意,按照以往的经验,只要再稍微给对方一个台阶下,就很大概率能逼得对方服软,《钟山》怎么了,不过是部地方性杂志,还能硬的过《人民文学》?

只要再试试压,冷谈自信自己的这篇稿子能发,又能有起码两百多元的稿费。

这时,他看到昨天那个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起身想离开。

冷谈以为他是去通风报信的,于是说:“站住!有什么话我们今天就说开!喊人算什么本事!”

张盐愣住了,这还带躺枪的是吧。

他没打算理冷谈,仍旧朝门口走去。

却没想到冷然竟然快步上前堵住了门口:“我说站住!”

宛如一条疯狗。

张盐盯着冷谈的眼睛,缓缓道:“冷谈是吧,请你让开!”

冷谈被他盯的有些发毛,但箭在弦上总不能这个时候掉链子:“好一个《钟山》啊,都快成封建大本营了,打压的,通风报信的,你们还有什么,都一起亮出来吧!”

陈瘦竹走了过来,指了指张盐,:“冷谈,他不是我们钟山的人,和你一样,他也是来改稿的作者,他叫张盐。”

冷谈不敢置信,现在阿猫阿狗也能写小说了?

“他?作者?他不是你们《钟山》负责登记的吗?”

陈瘦竹没有理他,而是打开了门,示意张盐可以走了。

张盐走到门前,按住门把手,又关上了门。

这下,他不想走了。

很久没骂人,想过过瘾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