封面
版权信息
作者简介
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
序
第一章 绪论
第一节 研究背景
一 研究消费范围界定
二 消费的本质是满足人本需求
三 社会体现对消费合理性的关注
四 中国消费现状
第二节 研究价值
一 理论价值
二 实际应用价值
第三节 研究内容、方法安排与前提假设
一 研究内容
二 研究方法
三 前提假设
第二章 文献综述
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消费伦理嵌融缘起
一 可持续经济增长需要消费伦理因子驱策
二 基于社会发展看待消费伦理与经济增长的天然统一
第二节 可持续消费——消费与伦理结合的模式探讨
一 国外研究可持续消费的理论与实践考察
二 国内研究可持续消费的理论与实践
三 可持续消费与可持续经济增长关系
第三节 消费伦理对经济增长动力保证的价值研究
一 消费伦理支撑可持续经济增长动力保证的工具价值及评论
二 消费伦理作为道德资本(社会资本)可有效提升消费质量
第三章 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与消费伦理的动态拟合
第一节 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的提出、分歧与归一
一 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于消费需求
二 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源起
三 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是消费
四 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认同存在的诸多分歧及认识趋同
第二节 消费、消费伦理与经济增长融合的必要性
一 消费主义的目的倾向
二 消费主义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践困惑伦理原因
第三节 消费、消费伦理与经济增长嵌融
一 德国的消费、消费伦理与经济增长
二 日本消费、消费伦理与经济增长
第四章 消费推动经济增长功能变异的病象观察
第一节 消费主义主导下的经济增长背离消费伦理
一 金钱至上的“拜金”消费盛行
二 精神消费的颓废
三 “跟风”消费突出,社会浮躁情绪加重
四 “符号”消费主流化,社会价值观扭曲
五 “面子”消费严重,引发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
六 政府社会性消费支出绩效低
第二节 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畸形化分析
一 病态消费下的经济增长与人本需要相背离
二 病态消费下经济增长与人类信仰相背离
三 病态消费下经济增长与生态学理念相背离
第三节 病态消费下的经济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冲击
一 环保消费意识缺失难以保证可持续经济增长
二 消费信仰缺失的经济增长背离人本目的
三 消费结构失衡的经济增长有悖社会和谐
第五章 消费推动经济增长动力紊乱的病因诊断
第一节 消费文化导向扭曲
一 早期节俭消费文化与经济增长
二 奢侈消费文化与经济增长
三 适度消费文化与经济增长
第二节 消费伦理维度下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评析
一 经济增长理论“症疴”——消费伦理因子缺失
二 居民消费决策理论的消费伦理因子缺失
第三节 经济增长方式哲学基础的背离
一 “以物为本”与“以人为本”的单一倾向
二 “生产”核心和“消费”核心的极化
三 人的生存目的与实现手段的背离
第四节 消费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分离
第五节 政府供给消费伦理公共产品不足
一 消费伦理是公共需求
二 消费伦理供给不足原因分析
第六节 非公经济治理不足导致分配伦理和消费伦理缺失
一 私有资本属性发挥天然具有违背分配伦理的倾向
二 资本属性发挥破坏消费伦理
第六章 消费推动可持续经济增长的动力保证的理论指导
第一节 坚持马克思的消费伦理观
一 文本意义上的马克思消费伦理思想内涵
二 马克思消费伦理观的现代意义
第二节 现代消费伦理原则的凝练与归一
一 曼德维尔悖论与消费伦理原则本质要求的新悖论
二 规制消费秩序客观需要消费伦理原则
三 现代消费伦理原则何以凝练为单一的外部效应原则
四 消费的外部效应如何升华为现代消费伦理原则
五 确立规范消费的外部效应范式
第三节 消费伦理约束下的消费增长的实践拓展
一 价值维度:正确对待“两种矛盾”和“一个结合”
二 消费内涵维度:实现三种因子要素的统一
三 创新维度:技术创新与消费边际扩展相结合
第七章 经济增长的合宜性消费动力保证策略
第一节 解除消费压抑推动经济自然增长
一 解除消费压抑的现行对策及其评价
二 解除消费压抑的本源性对策的提出
第二节 给消费主义加上条件
一 共生消费——本体论诉求
二 中性及正外部性消费——实现本体论诉求的必然选择
第三节 改变人性结构——唯一实现消费正义的隐性路径
一 经济人性正义化与消费正义
二 消费正义是促进可持续经济增长的“理想动力器”
三 消费正义促进可持续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
四 构建消费正义工程
第四节 发挥宗教导向功能——净化非伦理性消费
一 宗教作用于消费的机理
二 宗教归属于消费并具有扩展消费的效用
第五节 拓展消费伦理约束下的新消费增长点
一 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
二 信息消费扩展空间巨大
三 银发消费发展前景广阔
四 提升发展型消费与享受型消费
参考文献
文后
更新时间:2025-04-03 17:29:26